活力健康岛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活力健康岛 > 营养活力岛 > 健康天堂 太阳表证案例列举
健康天堂 太阳表证案例列举
发布日期:2025-02-20 16:26    点击次数:197

图片

统一辨证纲领:临证运用篇太阳表证案例案一01 湿痰随风窜阻太阳经络络——臂膝痹痛案 

患者某,女,56 岁。2005 年 3 月 31日初诊。

【主诉】右臂、右膝麻木疼痛 10 余年。

【病史】渐发右臂麻痛且胀多年,多于夜间发作,痛甚则指端发青,指尖刺痛,昼日也常觉右侧肩颈酸胀;间发右膝酸痛,常发于春天,发则觉膝肿,有热感,触之微热,活动反舒,用热水袋敷后可缓解。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略数细滑。

【辨证】辨属湿邪随风挟痰郁热,阻滞手足太阳经络,营分为主。

【治法】治以蠲痹汤合涤痰汤,疏风行湿,通络行营,兼消痰热。

【处方】 羌活10g,桂枝 6g,赤芍 10g,当归 10g,川芎 6g,姜黄 10g,法半夏 10g,枳壳 10g,茯苓 15g,胆南星 10g,竹茹 15g,生姜 3 片。7 剂,水煎服,日 1 剂。

【按语】本案因内外合邪为病,虽病久缠绵,但仍是滞留太阳经络之表。因病稽在营,故无卫分之寒热,而以疼痛为主。治在以蠲痹汤通经袪邪,力从外解为主,合涤痰汤兼顾消痰清热。

02 内外合邪,内邪何在?

①脉滑表示里头有痰,脉细表示血不足,所以经脉的气不足。如果不用化痰药来涤痰清热,阳气就不能很好达到体表。

②病因病机为外有风湿困阻经脉,内有痰,这是关键。

③用药法夏、枳壳、茯苓、胆南星、竹茹、生姜是走里化痰。

④内外合邪跟表证有区别,虽然症状主要在表,但是关键在里。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03 寒热与营卫 

①“病稽在营,故无卫分之寒热,而以疼痛为主”这句话不对,这句话的意思是邪在卫分有寒热,在营分有疼痛。但是实际上温病在卫气营血是个阶段都可以发热。而邪在卫分也可以没有寒热,治表现一点恶寒、咳嗽。

②营卫本是一体,不能割裂来看。如果说邪在营不在卫,为什么要用羌活?风寒外闭,首先闭卫分,风寒兼湿,所以用了羌活,显然是治了卫分。

③虽然疼痛是以营瘀为主,但是治疗当然也要兼顾卫分。

04 蠲痹汤 

①指尖刺痛,方中用到当归、桂枝、赤芍实际上是用的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炙甘草、大枣)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加入生姜可以把体内的阳气发散到体表。

②蠲痹汤(当归、赤芍、羌活、防风、黄芪、炙甘草、姜黄)有祛风除湿、益气和营、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关节疼痛。不过方中用药显然是用到了当归四逆汤的机理。

案二

01 风湿夹寒痹阻太少两阳经脉——头颈项痛案 

患者某,女,65 岁,农民。2014 年 4 月 14 日初诊。

【主诉】发热,头颈项痛 1 月余。

【病史】1 个月前因冒雨出现微怕冷发热,而头项痛甚,连及上背和两侧颈部,以至头不能抬仰转动。曾往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但输液给与抗生素治疗后,病未退而反热更高、痛更剧,因而转求中医。

【现症】发热,略恶寒,无汗,后项背及上脊柱正中痛剧,热高则痛更甚,右手腕也肿痛不能举。其大便正常、小便如茶。

365站群VIP

【舌脉】舌质不红苔白底浮黄厚,脉浮弦数急。

【辨证】属风湿闭热,太阳为主,兼涉少阳。

【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药】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桔梗各 10g,茯苓 15g,黄芩 8g,生甘草 5g,5 剂。

【复诊】体温降至正常,而诸痛大减,夜卧略觉身躁肤痒,但掀被又会觉冷。

【辨证】在表之风湿见开、热气外达,病位仍在两阳经脉,但病势已轻,治法当缓。

【接方】柴胡桂枝汤法,以秦艽易桂枝,加稀莶草、海风藤、姜黄。

【按】本案初起病时,本为风湿表证,因误以抗生素并输液给药,更增寒凉之气,故病势反增;其头痛不仅下连项背且侧连两颈,是太阳、少阳两条经脉同受侵犯,但其病所均在经络之表,故与荆防败毒散、柴胡桂枝汤同解太少两经之表邪为适。

02 舌脉解析  

①脉浮弦数急是阳气和湿邪相搏的厉害。脉数的主要机理是阳与寒争,阳与湿证。不是热重。

②舌质不红苔白底浮黄厚,说明湿闭比较重,津液一时性的不达,造成痹热,小便如茶。

03 荆防败毒散 

①此处选方,因为主要病因是湿邪,所以用四味羌活汤加清热药比荆防败毒散更简洁。处方为荆防败毒散加黄芩。方中川芎、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都是解表药,针对这个患者有些繁复了。

②病因病机是风湿闭有热,风湿在太阳经多,在少阳经少。所以治疗应该主攻太阳经,退烧后才不容易出身燥肤痒。如果用四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甘草)加黄芩可以再加升降气机的药,可能一两包就退热了。

③出现身燥肤痒,说明方中的药风燥有点过化热。营分有热,掀被又觉得凉,是因为误汗汗出过多,风燥药又有些损耗阳气。

④所以接方用到虚人外感方柴胡桂枝汤来和营卫。加的稀莶草、海风藤呐,还有、姜黄是经脉走窜药。

⑤患者病因是风湿中,风湿闭热只有小便如茶一个症状,应该是郁热。没有神昏谵语,不能说有闭的机理。

365建站

⑥患者恶寒程度不重,经脉疼痛如果是寒邪所致应该恶寒重,所以证明病因以湿邪为主,病位以太阳为主,所以选方上不够精当。

案三

血亏风湿乘痹太阳阳明经脉——肩痹颈痛案 

患者某,女,27 岁。2009 年 4月 30 日初诊。

【主诉】肩酸 1 个月,颈肩痛半月,间发已半年。

【病史】因产后带儿,睡眠时常枕两臂,胳膊时常露出被外,近月来渐发两臂酸,近半月来又继现颈肩酸痛,腰酸膝酸痛。月经周期正常,但上环后经量偏多(增加 1 倍左右),经期伴有腰酸,平时稍劳易疲,偏怕冷。面色略暗黄,口唇淡红。

【舌脉】舌稍青红苔白。脉偏细软,右寸略浮,左关尺沉细。

【辨证】属血亏风湿,痹阻经脉,太阳阳明经为主。

【方】仿桂枝加葛根汤方化裁,治以疏风胜湿,养血柔筋。

【药】秦艽、葛根各 15g,羌活、白芍、当归、川芎各10g,黄芩 6g,茵陈、佩兰各 15g。7 剂,水煎服,日 1 剂。

【复诊】服上剂后,肩酸颈肩痛减半,腰酸显减,膝关节仍受凉易酸,身仍有乏力感,晨起口甜,追诉居住环境阴潮。

【辨证】太阳阳明风湿见退,但太阴正虚未复;

【接方】当归芍药散加秦艽、薏苡仁、防己、独活之类,从肝脾顾本。

【按语】本案为产后之人,风湿乘血气未复之际,入犯太阳阳明经脉之表,故治疗必分标本先后,先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其两阳之表邪,后予当归芍药散加减固其两阴之里虚。

今天就到这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岛屿打造 今年最讽刺的美剧, 终于等到了。
下一篇:活力岛 二十四节气 顺时养生大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活力健康岛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