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练太极功夫的过程中要掌握五大特点:
一是腰活。
拳论云:“腰为主宰,腰为轴,刻刻留意在腰间”,要求“腰顶穷研生不已”。
苏学文先生对此领悟深刻,习练到家,经多年艰苦训练,其腰、胯已达到松、活、荡的程度,腰胯之间象装上了一盘轴承,走架打手,荡来荡去,柔韧圆活,却似龙缠蛇绕,慢似蠕动,快似雷霆,令人望而生畏。
二是骨开。
苏学文先生在名师指教下,经过多年艰苦锻炼,沿用杨家当年的特殊训练手段,伸筋、拔骨、洗髓、开胯、柔腰、脱肩、通臂、柔手等,把自身的脊椎关节以及足、膝、胯、肩、肘、腕、指等各部位关节拔开,然后再练到一家,使其伸缩自如,协调联动,靠脊椎及各关节的瞬间抖直将人发出,正如拳论所云:“周身节节贯穿,无令丝毫间断耳”,“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催。”
三是着熟。
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太极拳使用法》上说“今同志专悟懂劲,故不能发人,先学姿势正确,次要熟练,渐学懂劲。”
苏学文先生正是遵循拳理要求,按照太极功练习法动作姿势要求,对拳架中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母法”和若干个“子法”,数十万遍枯燥单练,使各种着法了然于心,应物自然,简直练成了“毛病”。一旦出手,不想打法法自到,随手凑效,对方应声即仆。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四是劲整。
站群论坛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苏学文先生已化掉正常人用后天拙力的习惯,生出真力,也就是太极的劲力。五弓合一,周身一家,爆发整劲。击人具有强烈的挫合力、弹抖力、穿透力。他可以让人站在人肩上跳下来猛蹬他的腹部,凭着瞬间的整劲发放,对方即被发出。
五是技巧。
《太极拳使用法》上说:“一练顺,次练劲,再练巧。”拳论有“四两拨千斤”、“一巧破千斤”之说,苏学文发人瞬间变脸发声似虎啸狮吼,夺入耳目、灵魂,令人闻风丧胆。且技法巧妙,着法灵活。柔则人不知我,刚则如离弦之箭。化打合一,发劲刚脆,使人防不胜防。
图片
若要成为太极高手,得益于遵循杨式太极拳的习练程序,按照太极拳的内功心法的要求,坚持勤学苦练的结果,总结他练拳教拳的主要做法有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学理。
他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历代太极名家的经典拳理拳论,在拳理的指导下学习拳术,不走弯路,事半功倍。
二是站桩。
他说打拳是运动之中的桩,站桩是运动之中的拳,站桩是不养而自养,不调而自调,打拳耗六养四,站桩则耗三养七。因此站桩是习练太极拳自始至终要坚持的要诀。
故要求学生弟子“混圆桩”、“马步桩”、“川字桩”、“马步转腰”、“抱球转腰”、马步、弓步推山等站桩法。定期交替,每天两次,从未间断。
三是盘架。
他在练拳、教拳过程中坚持习练杨式太极拳定型套路,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杆,还习练杨露禅太极拳老架,杨班侯太极拳大架、小架。杨少侯小快式等技击拳架,动作圆活,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独具特色,从中受益颇深。
四是推手。
他要求弟子在练“单手定步推挽”、“双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烂采花”基础上,还坚持习练“双手缠手法”、“半搭半打、推打合一”、“散推”、“散手”。力争达到轻灵圆活,冷弹脆快,以柔克刚,沾粘连随。随曲就伸,引进落空,借力发人。
五是单练。
他在学拳教拳中非常注重单练,首先强化基本功的单练,如眼、手、腕、肩、肘、腰、胯、裆、膝、踝、足以及精、气、神等,他积累了数十种训练方法。其次是用法单练(或叫单操手),如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的“母法”及若干个“子法”的单练,通过基本功和用法单练,使从学者功底扎实,着法娴熟,逐步成为太极高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