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国医大师卢芳先生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三叉神经痛是现代医学病名,根据发病部位和发作性疼痛特点,相似于中医学的“面游风”“齿槽风”“厥头痛”"面风痛"等病名。
图片
型约占9%左右。血瘀型三叉神经痛为风火型和风寒型的延续,久治不愈形成血瘀。
1、风火型三叉神经痛临床特点:
图片
处方:川芎30克,生石膏50克,菊花15克,水牛角25克,胆南星10克。
加减:
一支疼痛加蔓荆子50克;
二支疼痛加薄荷15克;
三支疼痛加黄连15克;
一、二、三支联合疼痛加柴胡15克。
365建站服用本方多在4服至12服获效,若服至12服仍无效者,可把川芎
图片
脉象沉迟等。
治则:温经散寒为主,佐以活络止痛。
处方:荜茇50克,细辛5克,川芎30克,炙川乌10克,苍耳子15克。
加减:
若一支疼痛加防风25克;
二支疼痛加高良姜15克;
三支疼痛加藁本15克;
一、二、三支联合疼痛,加白芷50克;
图片
或风火型多年不愈,痛久入络所致。因此,血瘀型另一个特点多病史较长。
图片
有血虚象者;破血活血药,例如穿山甲、炙水蛭、皂角刺等破血活血药,有活血破坚之功,适用于血瘀而无血虚象者。血瘀型者,治宜活血通经。
处方:川芎30克,地龙15克,僵蚕15克,蜈蚣3条,炙水蛭15克,全蝎5克。
加减:
图片
好转者,可将川芎每剂用量改为75克,并嘱患者坚持服药4周方能显效。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荜茇
【性味】辛,热。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细辛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川乌

【性味】辛、苦,热;有大毒。
【归经】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苍耳子
【性味】辛、苦,温;有毒。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防风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肺、脾经。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姜
【性味】辛,热。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藁本
【性味】辛,温。
【归经】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白芷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髀、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羌活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膀胱、肾经。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功能主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
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