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健康岛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活力健康岛 > 心理活力岛 > 健康活力 桑菊饮方案
健康活力 桑菊饮方案
发布日期:2025-02-17 15:25    点击次数:200

桑菊饮《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菊花,连翘,桔梗,杏仁,薄荷,苇根,甘草

〔功效〕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咳嗽,身微热,口微渴,头痛,鼻塞,苔薄,脉浮数

〔治疗〕

桑叶→宣肺气,通肺络

菊花→疏散风热

桔梗(辛开),杏仁(苦降)→止咳

连翘,薄荷→解表清热

苇根,甘草→清热

陈潮祖

风温初起,干咳无痰的燥咳

上呼吸道炎,麻疹前驱期,风疹,轻型支气管肺炎

蒲辅周

腺病毒肺炎(外感热病)

表从表解

苔黄→加黄芩

舌红无苔→加玄参,麦冬,郁金,竹叶

表闭抽风→加钩丁,蝉衣

喘憋→加莱菔子,前胡

热度较高→合银翘散

王绵之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但咳,不甚身热,口微渴。

突出点→咳嗽,兼点咳,兼点热

但咳,身热不甚,微咳→表热证

风热易伤津液→桑叶,菊花(散肺中风热)

清热解毒→野菊花;平肝风,散肝热→白菊花;散肺经之热,去外感之邪→黄菊花

桑菊饮和银翘散组药基本相同

桑菊饮→证轻,一次用量多于银翘散,一天的量

银翘散→证重,每服六钱(约18g),单次用量

病机→“咳,热伤肺络也。身不甚热,病不甚也。渴而微热不甚也。恐病轻药重,故另立轻剂方”

治法→“肺为清灵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

赵心波

小儿感冒(风温袭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

风温犯肺,束于肌表,热毒内蕴三焦,灼液生痰,阻于肺络,气机窒塞→身热不退,朝轻暮重,嗜睡,醒后烦躁不安,轻者流涕,咳嗽,重则喘憋,不思饮食,且多惊惕

桑叶,豆豉,杭菊,石膏,薄荷,连翘,黄芩,麦冬,法半夏,生姜,杏仁

杏仁,石膏,黄芩,麦冬→退高热,止喘憋

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清宣解表

豆豉,法半夏,生姜→助宣散,兼祛痰浊

王伯岳

婴幼儿风温型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有痰,痰多粘稠,或发热汗出,目赤多泪,舌质尖边红,苔白,脉浮数

桑叶,菊花,豆豉,连翘,石膏,黄芩,杏仁,法半夏,薄荷,旋覆花,甘草

何廉臣

伏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而为内热外寒之证者,余治甚多,重则麻杏石甘汤,加连翘、牛蒡子、桑叶、牡丹皮;轻则桑菊饮加麻黄。惟麻黄用量极轻,约二分至三分为止,但取其轻扬之性,疏肺透表,效如桴鼓。

李士懋

假如从理论的高度认清了卫分证的本质是热郁于肺,那么治疗时就会注意宣解肺郁,透邪外达,而不致重蹈劫津寒遏之偏弊。

近代名医蒲辅周对温病造诣颇深,在《中医治疗重症肺炎44例临床报告》中,谈他的治疗经验时说:“以桑菊饮加味,共治疗9例,表现高热嗜睡,7例高烧40℃以上,2例高烧在39℃左右,1例合并昏迷抽风。此证邪仍在表在卫,风热不宣。9例无1例死亡,均于连服两剂后,烧退而症状好转以至痊愈。”这个经验很值得我们重视,桑菊饮似平淡无奇,但因其轻灵透达,能宣解肺部,不仅可治疗温病初起之轻症,即使高热、喘促、昏迷、抽搐,只要卫分证仍在,用辛凉宣透之法,皆可取得突兀之疗效。

赵绍琴老师曾说:“韩一斋赢别人,就赢在豆豉上。”如何他医棘手而韩一斋能应手而效高人一筹?豆豉如何又有偌大的功效呢?笔者揣度其理,在于宣透耳。豆豉味辛,能宣上焦郁热,透邪外达。概他医滥施寒凉,冰伏气机,而韩老先生反其道,转用宣透,故应手而效,如何医者可不慎欤?可见宣透之重要性,切莫等闲视之。

〔医案〕

叶天士(据说吴鞠通桑菊饮是根据叶天士几个医案整合得来,故选叶案附于下)

某,十二,风温上受,咳嗽,失音,咽痛。杏仁、薄荷、连翘、桔梗、生甘草、射干。(咳嗽)

项,二一,风温,,脉虚,嗽。桑叶、薄荷、杏仁、象贝、大沙参、连翘。(咳嗽)

某,十岁,头胀咳嗽,此风温上侵所致。连翘一钱半、薄荷七分、杏仁一钱半、桔梗一钱、生甘草三分、象贝一钱。(咳嗽)

秦,六三,体质血虚,风温上受,滋清不应,气分燥也,议清其上。石膏、生甘草、薄荷、桑叶、杏仁、连翘。(风温)

蒲辅周(肺炎)

韩某某,男,74岁,1960年3月28日初诊。

昨晚发热,体温38.5℃,微咳,咽红,今晨体温37.9℃,小便黄。脉浮数,舌赤无苔。属风热感冒,治宜辛凉。

处方:桑叶二钱,菊花二钱,牛蒡子二钱,连翘二钱,桔梗一钱,芦根五钱,僵蚕二钱,竹叶二钱,生甘草一钱,香豆豉三钱,薄荷(后下)八分,葱白(后下)三寸。水煎二次,共取200ml,分早晚二次温服,连服二剂。

3月30日复诊:服药后热退,体温36.4℃,咳嗽减轻,但痰黏滞不利。舌正无苔,脉缓和。感冒基本已愈,治以调和肺胃,兼化痰湿。

处方:瓜萎壳二钱,橘红二钱,川贝母一钱半,前胡一钱半,云茯苓三钱,天冬三钱,竹茹二钱,枇杷叶三钱,芦根四钱。水煎二次,共取160ml,兑蜂蜜一两,分早晚二次温服,连服二剂。

姚和清(眼科)

戚某,男,10岁,初诊双目暴肿,白睛纯赤雍起,内睑紫浊浮泛,上起白膜,拭除不易,此为“血瘀脾泛”,势非轻可。头疼眼痛,恶寒发热,鼻塞,咽喉不利,舌苔薄白,脉浮数。症由风热化毒,邪热蕴蒸,蒙蔽清窍,故而郁滞疼痛,治宜轻解。桑菊饮加牛蒡子,两剂。

二诊:痛止,红肿减退,诸恙皆瘥,脉较数。邪气尚盛,当守原意。续用桑菊饮,三剂。

赵心波(肺炎)

陈,男,7

七日来高热不退,咳嗽胸疼,头痛不食,腹部不适,一日来恶寒高热,日晡尤甚,口干思饮,大便干,小溲赤。体温39.6℃。舌质赤,苔薄黄,脉洪数。

银花10,连翘10,桑叶6,菊花6,杏仁5,薄荷2.4,生石膏24,桔梗6,黄芩6,浙贝6,生地12

甲壬金散及羚羊粉各0.3,日三次

一剂后,体温下降,两剂后体温正常,两颧尚赤,咳嗽痰浊,黏痰难出。舌苔黄厚,脉数有力。

银花10,连翘10,菊花6,杏仁5,石膏24,桔梗5,生地12,栀子5,麦冬10,浙贝10,焦军5

紫雪丹1.2,日三次

服两剂,热净身凉,午后咳嗽尚重,舌根尚有厚苔,脉缓。继清热肃肺剂,又三日肺内炎症大部吸收,仅轻咳有痰。

名医用桑菊饮治咳嗽

喉源性咳嗽(咽部痒咳)

王氏:桑叶12g、菊花10g、薄荷6g( 后下) 、甘草5g、杏仁10g、桔梗6g、连翘10g、芦根10g、牛蒡子10g、蝉衣10g

①咽干痒甚者,加玄参10g、射于10g;

②咳频难忍者,加炙杷叶10g、瓜蒌皮10g;

③内有食积者,加焦三仙各15g、陈皮10g;

④便秘者、加蒲公英10g、槟榔6g。孙氏:桑叶、菊花、蝉衣各15g,芦根20g、牛蒡子、天花粉、连翘各12g,杏仁、薄荷各10 g,桔梗,甘草各6g。

①咽痒咽痛甚,加山豆根、射干、玄参;

②咳嗽甚,加金沸草,百部;

③伴发热痰黄,加黄芩、冬瓜仁、竹茹;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④咽干阴伤,加麦冬、沙参、玄参。林氏 :桑叶、菊花、桔梗、连翘各10g、芦根15g、薄荷( 后下) 、蝉衣各6g、枇杷叶、前胡、僵蚕各10 g、生甘草6g。

①咽痒咽痛,加牛蒡子、射干各10g;

②咳嗽甚,加旋覆花10g;

③咽干阴伤者加玄参、麦冬各10g;

④声音嘶哑者加胖大海2枚、木蝴蝶10g;

⑤咽红充血甚者加丹皮、生地各10g;

365站群VIP

⑥大便秘结者加瓜蒌皮、牛蒡子各10g。

张氏:桑叶、白菊花、连翘、杏仁、薄荷、甘草各10 g、桔梗8g、芦根25g。

加 减法:

①痰黄粘稠,便秘加火麻仁10g、黄芩、鱼腥草各15g;

②咽喉作痒,加防风、蝉衣、僵蚕、薄荷各10g;

③咽喉疼痛,加炒牛蒡子、姜黄、威灵仙各10g;

④声音嘶哑,加蝉衣10 g、白茅根20g。罗氏:桑叶、菊花各12g、桔梗6g、芦根、连翘、枇杷叶、玄参各15g、射干、蝉衣、杏仁各10g、牛蒡子30g、甘草5g。孟氏等桑菊饮加减治疗外感咳嗽:

桑叶、菊花、连翘、半夏、桔梗、芦根、杏仁、贝母、炒米壳、桑白皮、冬花各10g、薄荷6g、黄芩15g。

站群论坛

伴有发烧者,体温38度以上,加生石膏15~30g、大青叶15g;鼻塞流清涕,加牛蒡子10 g;咽痛红肿,加青果12g、马勃、射干各10g,蝉衣、浮萍各6g;咳黄痰者,加鱼腥草10~20g;咳清稀白痰者,加杷叶10g;干咳少痰者,酌加前胡、百部、麦冬、百合各10g。

郑氏桑菊饮加味治疗顽固性咳嗽:

桑叶10g、菊花10 g、桔梗10g、桃仁12g、杏仁12g、连翘20g、芦根20g、牛蒡子10 g、百部10 g、牡丹皮10g、玄参15g、防风15g、川牛膝20g、乌梅15g、生甘草6g。孙氏等桑菊饮加减治疗风热咳嗽:

霜桑叶10 g、菊花20g、杏仁10g、桔梗10g 、连翘12g、薄荷6g、炙紫菀、炙冬花、前胡各10g、炙桑白皮10g、甘草6g。

发热,口渴明显者加黄芩、知母、石膏:咳甚痰多者加浙贝母、枇杷叶、鱼腥草:咽干咽痛明显者,加牛蒡子、射干:鼻衄或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藕节。桑菊饮本方中去芦根、连翘,加清热化痰药前胡,清热解毒利咽药板蓝根,清肺热药黄芩、桑白皮,共10味药( 桑菊饮-芦根、连翘+前胡、板蓝根、黄芩、桑白皮) 。根据中医辨证可以再加减。如咽喉肿痛时加牛蒡子、玄参,咽喉有不舒适感( 明痒) 时加木蝴蝶、锦灯笼、青果,发热重时加银花、连翘,口渴及口干重时加芦根、南沙参,痰热时加知母、贝母、枇杷叶,咳嗽加重时加百部、紫菀,肝火犯肺时加黛蛤散,营分热重时加青蒿、丝瓜络(透营转气法) ,胸闷时加黄连、全瓜篓,苔厚腻时加苍术、白术、佩兰等。如以风热( 表热) 为主,桑菊饮加清热解毒及辛凉解表药;风热重时,桑菊饮合银翘散。如以风寒为主的话,减少清热解毒及辛凉解表药,加入辛温解表药及止咳药为主处方,可用桑菊饮合荆防败毒散。表证不重或表证己解但咳嗽时,用桑菊饮合止嗽散;表热传里,肺失宣肃时用桑菊饮合麻杏石甘汤。外感后期,大部分表证己解或仅有咳嗽、咽喉肿痛( 咽喉部不舒适感或咽痒) 等症状时,以桑菊饮合沙参麦冬汤:若以咽喉部症状为主时,用桑菊饮合玄麦甘桔汤。林某某,男,31岁。咳嗽,有痰( 色白、量少、质粘难咯) ,咳嗽时胸痛,低热( 37度) ,咽痒、痛,口渴,口干,头胀,乏力,食欲佳,平常大便硬,睡眠佳,脉弦数,舌红苔薄白。咳嗽源3日前感冒,咽痒、痛,口渴及口干,低热,大便硬等,为是外感热性咳嗽。在桑菊饮方中加了祛痰药贝母,前胡。另外为加强止咳作用而加百部、白前、紫菀等。加利咽药板蓝根、炒牛蒡,针对咳嗽时胸痛症状加了黄芩、黄连。桑叶10 g,桑白皮10 g,浙贝10g,白前10g   菊花10g,薄荷6g( 后) ,前胡10g,炒牛蒡10 g,桔梗10g,杏仁10g,黄芩10g,板蓝根15g,黄连10 g,紫菀10g,百部10g,炙甘草10g

温馨提示:💊仅供有缘人参考学习。由医师辨证施治!对证下药!切勿盲目尝试!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营养乐园 金匮痰饮三方治美尼尔氏综合症金匮痰饮三方是治疗内耳眩晕症的特效疗
下一篇:健康活力 32岁 开始低配生活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活力健康岛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