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我在河南过得非常开心。春节快到了,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安妮(Stephanie Burton)在她的家书中这样写道。
蛇年春节的脚步渐渐临近,刚来到河南生活三个月的安妮注意到,大街小巷开始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街头巷尾都渐渐被红色装饰点缀。她发现,周围的中国朋友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地——家。逢此佳节,安妮的思乡之情尤为强烈。于是,她再次习惯性地通过写家书的方式,向远在美国的家人和朋友表达思念之情,而这次的家书主题却别具一格——包饺子。
安妮(右)学习制作“百财”饺子。
“通过包饺子,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中国年那份独特的魅力。”安妮在信中写道。虽然这并不是她第一次过中国年,但在这个乙巳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她迎来了包饺子的人生初体验,也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参与庆祝中国年的独特氛围。

在中国,有句老话:好吃不过饺子。每逢节日,往往都有一种代表性的传统美食,而在安妮所在的中国北方,饺子则是除夕夜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几天前,安妮向新认识的好朋友王书香阿姨请教,学习了包饺子的手艺。
365建站“‘饺子’与‘交子’谐音,除夕夜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刻,午夜十二点正是‘交子’之时,吃饺子便有了‘更岁交子’的寓意。”王阿姨告诉安妮,除夕夜吃饺子象征着辞旧迎新,人们借此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饺子的形状像古代的金元宝,春节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所以我决定教你包‘百财’饺子。”
安妮展示自己包的饺子。
“什么是‘百财’饺子?”安妮满怀好奇,认真地跟着王阿姨学习。王阿姨将菠菜汁加入面粉,揉面、搓条、下剂子、擀皮,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娴熟流畅。随后,她熟练地放入馅料、捏紧饺子边,不久,一个形如白菜、饱满可爱的饺子便跃然案板之上,栩栩如生。“在汉字中,‘白菜’的谐音是‘百财’,这‘百财’饺子象征着新的一年财源广进的美好祝愿。”王阿姨热情地邀请安妮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小白菜”饺子。
“那么,饺子是谁发明的呢?”安妮边将饺子皮对折,边努力捏出菜叶般的褶皱,忍不住发出这个疑问。
“相传,东汉的医圣张仲景为了治疗百姓冻耳的病症,在南阳东关的空地上搭建医棚,用面皮包裹羊肉和祛寒药材,制成了‘祛寒娇耳汤’,这被认为是饺子的雏形。”王阿姨微笑着告诉安妮,“后来,饺子逐渐成为民间的美食,并流传至今。”
安妮(右)和王阿姨(左)合影留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桌上的饺子也顺应着这股发展的潮流,变化出各种新颖的造型。然而,始终不变的是它作为春节期间家庭团聚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家人们的欢声笑语。“小小的饺子,却包含了满满的中国团圆意。”在家书中,安妮这样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如今,安妮眼中的春节焕发出了别样的韵味。在她看来,中国人回家过年时匆匆的脚步、除夕夜家家户户升腾的烟火气,既是对团圆的期盼,也是生活的温度,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周金淼/文 刘晓明 杨鑫阳/视频 刘昱渤/海报)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编辑:张龙(小)审核 :赵汉青